阿里·艾哈邁德·賽義德·伊斯比爾(阿拉伯語:علي أحمد سعيد إسبر,1930年1月1日—),筆名阿多尼斯(أدونيس、Adunis),敘利亞詩人、思想家、文學理論家、翻譯家、畫家[1]。
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。 (2018年9月) |
生涯
他出生於拉塔基亞一個阿拉維派農民家庭,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創作詩歌。1947年,在第一任敘利亞總統舒克里·庫阿特利的支持下,他獲得了進入大馬士革大學學習的機會,1954年他畢業於該校哲學專業。在此前後,他開始使用「阿多尼斯」的筆名寫作。
1955年,他因為曾參與敘利亞社會民族主義黨的活動而被判入獄6個月。出獄後他遷居黎巴嫩貝魯特,此後他放棄了泛敘利亞主義思想,轉而成為泛阿拉伯主義者,逐漸脫離政治。
1960年,他前往法國巴黎留學,1970年回到黎巴嫩,在黎巴嫩大學教授阿拉伯文學。1973年,他獲貝魯特聖約瑟大學博士學位,論文為描寫阿拉伯思想史的《穩定與變化》(四卷)。1980年後,他為了避開黎巴嫩內戰的戰火而移民巴黎,現在他是巴黎大學的一名教授。
作品
- 詩集:《最初的詩篇》(1957年)
- 《風中的樹葉》(1958年)
- 《大馬士革的米赫亞爾之歌》(1961年)
- 《戲劇與鏡子》(1968年)
- 《這是我的名字》(1971年)
- 《對應與初始》(1979年)
- 《身體之初,大海之末》(2003年)
獲獎情況
阿里·艾哈邁德·賽義德·伊斯比爾曾獲得布魯塞爾文學獎,土耳其希克梅特文學獎,馬其頓金冠詩歌獎,意大利諾尼諾國際文學獎等,近年也是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[2][3]。
爭議
1995年1月27日阿多尼斯被阿拉伯作家聯盟除名,理由是在1993年一次UNESCO主辦的會議上和以色列人見面。兩位敘利亞作家Saadallah Wannous和Hanna Mina為聲援阿多尼斯而自行退出阿拉伯作家聯盟。[4]
阿多尼斯曾公開宣稱自己不信仰宗教並批判許多伊斯蘭教傳統。[5]埃及薩拉菲教士Mohamad Said Raslan曾發布伊斯蘭教令要求刺殺阿多尼斯,因為他使用異教神話的名字當筆名。在一段視頻中[6]Raslan控訴阿多尼斯反伊斯蘭,是異教徒,著作應當被禁。[7]
2012年5月,一些敘利亞反對派人士在Facebook上鼓吹殺害阿多尼斯,因為他是阿拉維派出身、曾批判伊斯蘭教、批評反對派並拒絕外國軍事干預敘利亞。[8][9]
2013年,伊斯蘭教學者Abdelfetah Zeraoui Hamadache在網上讀到一首署名阿多尼斯的詩之後,號召焚毀阿多尼斯的著作。[10][11][12]但該詩後來被證明是冒用阿多尼斯的名義。[13][14]
2011年6月11日,阿多尼斯在黎巴嫩報紙上發表公開信,批判敘利亞總統巴沙爾·阿薩德的暴力統治並要求他下台。[15]同年8月他接受科威特報紙訪問時重申了這一要求。[16]他同時呼籲反對派避免暴力並和政府對話。[17]
與中國的關係
1980年曾到訪北京,2009年第二次到中國。他被人評為「阿拉伯世界的魯迅」。[18]在大陸出版有詩集《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》,薛慶國譯,譯林出版社,2009年。
注釋
外部連結
Wikiwand in your browser!
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. On steroids.
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,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's search results,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.
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, simple,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, safe and transparent.